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恶意抢注、囤积商标,或骗取登记相关知识产权,然后通过恶意起诉、虚假诉讼等方式获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科技创新。截至 2024 年 9 月,全国检察机关通过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对法院 8142 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开展监督,移送涉嫌犯罪线索 175 件。
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可谓是典型的“知识产权流氓”,他们胆大妄为,花招不断。通过提交虚假的著作权转让合同、涂改权利人信息、伪造作品创作思路和说明、将创作日期提前等方式骗得著作权“身份”,再批量提起虚假诉讼牟取不正当利益。这背后还形成了黑色产业链,一些黑中介、黑代理也参与其中。为了更方便提起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与黑中介、黑代理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
“知识产权流氓”的存在,让被侵权的原创者苦不堪言,受损的权益难以追回。这种乱象对创新创造是一种极大的扼制和伤害,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怪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打击“知识产权流氓”,保护创新创造。
需要持续完善、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将监管程序适当前置,将恶意起诉拦阻于恶意抢注之前。要大幅提高“知识产权流氓”的违法成本,降低原创者和合法商家的维权成本。还需要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要依规使用他人知识产权。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惩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才能让“知识产权流氓”付出代价,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