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产业发展的“含绿量”越来越高、“含碳量”越来越低。这些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体现在哪里?10 月 31 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成果。
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近几年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以及重点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所有焦化、水泥、在产长流程钢铁企业和在役燃煤机组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山西还强化了标准引领,制定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地方标准,引导重点工业企业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碳排放管控。
“全省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积极作用,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监管机制,利用碳排放配额管理、初始分配、履约机制,加快推进火电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炜说,“今年山西共有 96 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交易,累计成交量达 5442.33 万吨、成交额达 32.09 亿元。”
省生态环境厅还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孙炜介绍,围绕衣、食、住、行、用等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领域,山西上线“三晋绿色生活”碳普惠推广平台,初步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碳普惠制度体系,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已有超过 630 万居民参与碳减排,累计减碳量达 19.7 万吨。我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先后入选生态环境部 2022 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和 2024 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为了能根据地方特色,实现降碳目的,在山西部分地区,省生态环境厅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长治市以及晋中开发区、阳泉高新区等 4 个产业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进太原武宿零碳机场等 5 个近零碳排放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典型做法和近零碳发展模式。
在资金方面,山西深入开展太原市、长治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类项目的支持力度。全省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 367.78 亿元,太原、长治 2 市共有 57 个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得到金融机构授信 492 亿元、获得贷款 244 亿元。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有计划、分步骤落实碳达峰山西行动,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支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聚焦我省优势产业、传统特色产业、出口产品等,有序推动碳足迹数据报送、规则制定、核算管理、标识认证、信息披露等工作,不断提升重点产业和产品绿色低碳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