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来临,流感进入高发期,老人和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如何科学预防流感,合理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记者采访了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陆小霞教授和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董晓艳教授,就儿童流感的预防、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儿童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往往容易感染流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儿童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且抗体生成能力较弱,儿童的认知行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所以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等;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年龄在2岁以下则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
在药物方面,相较成人,大部分药物缺乏儿童适宜剂型和儿童具体用量,导致儿科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很多药品在儿科医生中留下了“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刻板印象。
儿童由于不断发育,其体重、基础情况和代谢都与成人不同,且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育程度的儿童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也存在差异。儿童用药剂量、儿童适宜剂型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印发多项儿童药物开发技术规范,但还有很多临床研究有待完成。
儿童群体的生理特点使其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药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抗病毒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刺激(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药物一般经肝肾代谢,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和血小板减少等也是临床观察到与部分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发应。因此更推荐家长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就诊评估,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而不是自行买药。
儿童流感早诊早治与精准用药
董晓艳教授介绍,任何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明确病原体及尽早针对病原体精准治疗是每位临床医生追求的目标。但由于患者就诊延误和诊疗中一些限制,不一定所有病原体都能够第一时间被明确。流感的抗病毒治疗,早期48小时的治疗获益最大,但即使超过48小时就诊,如果患者发热和呼吸道的症状还在持续,提示病毒还在持续复制,对于身体持续造成损伤,所以超过48小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患者仍然具有一定获益,尤其对于低龄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抗病毒药物对于降低流感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非常关键。
目前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为RNA聚合酶抑制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类,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为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于病毒释放环节,玛巴洛沙韦属于RNA聚合酶抑制剂,作用于流感病毒复制更早期阶段,因此抗病毒活性更强。后者今年推出儿童果味干混悬剂型,改善了儿童的用药体验,有望保证给药方案的依从性。“期待未来更多儿童药物的临床开发,在疗效和安全性之外,也能更多兼顾儿童友好剂型的开发。”董晓艳教授强调。
在秋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如何做到有效防护呢?陆小霞教授介绍,对于家庭而言,可从一般预防、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三方面入手。一般预防包括加强营养、合理饮食、规律休息、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通风、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等;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流感疫苗一般在9、10月份之前完成接种;如果和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尤其是那些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预防。
董晓艳教授提醒,当儿童因流感生病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症状,识别病情进展的信号,及时就医治疗。如果儿童在已有流感样症状基础上,出现精神和神志改变,如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惊厥、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增快、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尿明显减少、四肢末梢冰冷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