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楹联里的湖南(84)丨涟水之滨的一副对联,道出湘军崛起的密码

  • 体育
  • 2024-11-12 09:44:02
  • 8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依水而兴。在文人笔下,水清,可以濯我缨;水浊,可以濯我足。在世人眼中,河水润泽万物,农牧渔业、市井日常等一切都离不开清清澈澈的母亲河。

楹联里的湖南(84)丨涟水之滨的一副对联,道出湘军崛起的密码

涟水河就是这样一条典型的母亲河,它源于新邵县观音山,自西向东,最终经湘乡至湘潭县北部河口镇注入湘江。原本它的使命跟地球上千万条河流一样,数千年如一日默默滋养两岸人民,但一千年前,它有了些不同,一座书院——涟滨书院悄然在它身边出现。

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代湘介绍,曾国藩是对联高手,他的对联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的原则,常常言简意赅。

“上联赞美家乡的秀丽山水,下联则写出曾国藩对后辈们的期许和提醒。”陈代湘说,下联上半句“圣贤豪杰都无种”化用典故,来自《史记》里面记载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励后辈立大志成大才。后半句“儒生自识指归”,则写出了作为封疆大吏且正走向人生巅峰的曾国藩对人才的观点,“做一个有用之才,除了才,还需要有道德的指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成为一个圣贤。”

曾国藩之前已4次院试不中,而在涟滨书院读书经历,助他开启了腾飞之路。山长刘元堂先生看了他的诗文后赞赏不已,认为他必成大器。书院里名师的指点让他茅塞顿开,尊经阁里13000多卷珍贵的藏书让他大开眼界,与意气相投的同学一起切磋学习让他倍感亲切。

清乾隆四年(1739年),因学宫年久失修,且距岸过近,易遭水患,知县徐锡仁与士绅商议,决定将学宫迁建于原址黄甲岭,正式命名为涟滨书院。

也是从这时开始,弘扬湖湘文化的精髓即经世致用思想的涟滨书院开始从众多书院中脱颖而出,曾国藩、曾国荃、罗泽南、王錱、刘蓉、李续宜、李续宾、蒋益澧、蒋凝学等众多湘军名将都曾在这里学习。

据同治《湘乡县志》记载,从咸丰三年到同治八年(1853~1869),湘乡将领共有7886人。这些将领分为两类:一类是武勋文职,包括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等各级文官,计358人。另一类武勋武职,包括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官,计7528人。其中有总督、巡抚8人,布政使、按察使、道员39人,知府、知州、知县283人,提督183人,总兵417人,副将、参将1132人。这种人才群体崛起盛况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从1906年起,这里办过各类新式学校,到本世纪初,在涟滨书院旧址处设有省重点中学——湘乡市第一中学,在胡安国所定之学宫处设有湘乡市第三中学。两校相距不过数百米。2009年7月,湘乡市第三中学并入第一中学。两校合并,意味着乾隆四年迁建前后的学宫(书院)在地域上珠联璧合。

世间变化沧海桑田,涟水河依然在湘乡县城里静静流淌,而河畔的学校已从过去的一所、两所,变成了许多所。对联虽然没有挂在学校的大门处,但这里一如对联所赞美的: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经世致用理念依然在薪火相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