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春秋史,半部都在讲晋国。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 30 年的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后经尊王攘夷,诸侯会盟,开创霸主时代。时代的声音由王道到霸道开始转换,而晋国经过晋文公的一顿操作,人事上任用上,文有狐偃、赵衰,武有先轸、魏犨;军事制度上创立三军六卿,政治联姻上,和秦穆公之女缔结良缘,成“秦晋之好”的佳话。仅仅用了 4 年接任了霸主这一称号,成为周天子之下,众诸侯之长,晋国的霸主地位断断续续大约存续了 150 年左右。不过成也六卿制,败也六卿制,实行的初期的确起到了激励各大家族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各种吞并整合,后期的六卿权利达到顶峰,已经架空了君主的权利,加上长期的内耗,也加剧了晋国的衰落,也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故事。
春秋末,混战的时代背景
如果按照剧本走,基本就是秦,晋,齐,楚春秋四小龙,逐鹿中原的格局。不过这个意外出现在了公元前 512 年,经过伍子胥的七次软磨硬泡,闾阖终于同意见一见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孙武。当孙武递给了闾阖其潜心创作的《孙子兵法》时,闾阖粗看孙子十三篇点头沉思,细看面露震惊,进而狂喜,惊为天人。冷静下来的闾阖,压抑内心的震惊和激动,各种提问,而孙武的议论亦惊世骇俗,得其连声称赞。
闾阖与其讨论对晋国六卿的看法,孙武表示六卿之中的中行氏和范氏会首先灭亡,因为其对百姓征税过重,压榨过度,其次是智氏,压榨次之,且骄奢好战,然后是韩氏和魏氏,赵氏对百姓最好,最后晋国应该将归赵氏所有。不得不说,孙武的战略眼光非常的高,成功地预言了中行氏,范氏和智氏灭亡的顺序和结局,不过却没有猜到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来经过以 180 名宫女的阵法演练,闾阖更加确认了其军事才能,让其以客卿身份任将军。
《孙子兵法》传至今已有 2500 年的历史,外国译作《The Art of War》即战争的艺术。是的,在外国人看来,孙武的战争思想是一门艺术。公元前 506 年,孙武指挥三万之师。千里奔袭,五战五胜,直破楚都,楚昭王出逃,在申包胥去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才搬来救兵,免于灭国,此战诸国震惊。
闾阖心里乐开了花,脸估计都笑歪了,真是捡到宝了,怎么看孙武怎么顺眼。内心也有俾睨天下的想法,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伐越开始被搬上了议题。公元前 496 年,闾阖兴师伐越, 越国不敌,让死囚在阵前举剑自刎,吴军没见过这种阵仗,一脸蒙蔽,打不过可以投降啊,咋就自尽了呢。吴军放松警惕,茫然四顾,越军趁势反击,吴军大败。闾阖也被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伤了脚趾,最后不治身亡,一代雄主死得有点冤......这其实也没什么惊讶的,因为古代打仗之前,兵士都喜欢将兵器在金水(也就是俗称的粪水)里捣鼓两下,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被这玩意伤了,基本就废了。
两年后,夫差带着杀父之仇,在孙武指挥下,又破越国都城会稽,勾践被迫求和,勾践,范蠡被俘,开始了三年的养马为奴生活,夫差也执牛耳,初尝霸主之位的荣耀。耻辱使人奋进,骄纵让人堕落。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孙武在好友死后,黯然退隐。没了孙武的吴国,没人是范蠡的对手,计然七策只用五策,就灭了吴国,夫差不甘受辱,自觉无颜见伍子胥,蒙眼自刎。也成就了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励志美谈。
智伯登场,天下风云出我辈
智伯,智氏,名瑶即智瑶,因为智氏源自荀氏,又称荀瑶。公元前 475 年,晋国正卿赵鞅病逝,智瑶登上了期盼已久的执政宝座。此时吴国和越国交战前息,争夺霸主之位,吴国还不忘派出使臣祝贺智伯,足见智伯的分量。看着吴越两国相争,他的内心是不屑的,他要在这乱世带领智氏家族腾飞,带领晋国重回霸主之位。赵鞅你安心地去吧,明天的事就交给明天的人来做,晋国有我,必将复兴!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力图复霸。登上正卿之位的第三年,智伯率军伐齐,败齐,俘齐国大夫颜庚。四年后伐郑,齐国陈恒救援。智伯,不能忍了,要知道,我智伯人称五贤,一是,人长得帅,二是,武艺高强,三是,多才多艺,四是,能言善辩,五是,刚毅果决。心想你陈恒是个啥玩意,于是说道:“其实我之所以攻打郑国,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调查你们陈国灭亡的原因啊,替你们陈氏了却家事......”这话的意思就是陈氏在齐国,只图安乐,而忘本。气的陈恒暴跳如雷,又无可奈何。不过智伯也撤军了,但智伯就是这样,仗没打成,也要杀人诛心。
四年后,智伯带领赵氏伐郑,一路攻打到了郑国都城。智伯命令赵氏当代家主赵无恤攻城,赵无恤白了一眼,心想我看着像 SB 吗?我赵氏在前面当炮灰,你在后面捡现成的?心里虽然这样想,面上还是客气地说:您才是主将!意思就是您要身先士卒,做个楷模啊。智伯听了顿时就火了,又开始嘴贱,展开人身攻击:“你这个人啊,长得丑让人讨厌也就算了,还没胆量,你爹是咋想的,怎么会让你来当家主的”。赵无恤气极反驳:“因为我能隐忍,这对赵氏没有害处。”因为政出私门,将佐不和,伐郑未果,智赵两家也结下了梁子。
经过智伯的南征北战,晋国声望大增,之前脱离晋国的小国纷纷重新依附,有望重图霸主之位。但是作为执政之臣,智伯清楚地知道,只有增强国君的实力,不再政出私门,才能使晋国一致对外。
晋阳之战,三家分晋,七国并立
为了增强国君的实力,智伯带头捐献一个万户邑给晋公,你们每家也都拿一百里之地和户口归公怎么样?像不像现在现实中的例子,某个下属为了讨上司欢心,在上司举办宴会的时候表态,嘿嘿嘿,在这大喜的日子,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表示表示吧,诺,我先抛砖引玉了,一万块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你们应该不会没点意思吧?再加上老板微笑地看过来的目光。这个时候的众人,估计大都是进退两难,韩,赵,魏当时就是这样的境地。一是不想给,因为给出去的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担心,不给的话名声不好听,后面也不好混。韩氏和魏氏后来想了想,也献出了一个万户之地,不过之前结下梁子的赵无恤就是不干,我就不给,有本事你来干我!
智伯大怒,向晋公请命率军讨伐赵氏。智,韩,魏三家围赵于晋阳城,围城两年而无法攻克,智伯巡查战场,发现晋阳城,城深固坚,易守难攻,不过地势低洼,于是心生一计,派兵驻守晋水堤坝,将晋水引向晋阳城。智伯得意地说道:“我打了这么多仗,以前怎么不知道河水的威力,竟然可以灭亡一个国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氏家主韩虎和魏氏家主魏驹相视一眼,面露忧色,因为魏氏旁边就是汾水,韩氏旁边就是绛水,下次引水攻城是不是就轮到我们了......再加上赵氏来人,私下加以劝解,唇亡齿寒,三家一拍即合,引水倒灌智氏。智氏军队大乱,智伯想要逃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赵无恤亲自带兵活捉智伯,将其杀死,将之头颅雕刻上漆作为酒器。三家为斩草除根,尽灭智氏封邑,杀光智伯家族二百余口,将智氏土地,三家平分,天下皆惊。
晋出公大怒,借兵齐鲁两国伐韩,赵,魏三卿,结果兵败出逃,病死他乡。韩,赵,魏将晋国其余土地平分。晋国存则周礼存,晋国灭则周礼亡,公元前 403 年,周天子封三家为诸侯,礼乐崩坏,韩,赵,魏与秦,齐,楚,燕,并称“战国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