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王阳明54岁再娶娇妻,弟媳为何不高兴了?

  • 体育
  • 2024-11-09 21:20:02
  • 6

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这句话网上大都说是梁启超所说。

不管这句话是谁所说,但都表明了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甚至超过了孟子、朱熹。曾国藩也曾亲口说过:“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在曾国藩心里,王阳明的地位更高,和大禹比肩了。

王阳明,幼名王云,五岁改名王守仁,别号阳明,世人多称呼为阳明先生。他生于明朝中期,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宦官乱政,各地土匪横行,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王阳明自幼聪明异常,生而不凡,11岁便能作诗,12岁立志“要读书做圣人”;15岁独自出塞外考察军事,路遇胡人,勇敢交战;17岁洞房花烛夜却跑去论道,险些被毁婚;28岁中进士,34岁因仗义执言,得罪大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做驿丞。

在贵州龙场经历了三年的艰苦生活,顿然开悟,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理论。刘瑾被诛杀后,王阳明得到朝廷提拔,调往江西平叛,屡建奇功;利用超人的智慧,多次以少胜多,平定“宁王之乱”,活捉了朱宸濠。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即位后,王阳明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加封为新建伯,世袭。明穆宗隆庆皇帝时又追赠为新建侯爵,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王阳明从一介书生,到达官贵人,鸿儒圣人,受万人瞻仰,后世祭拜,但令人艳羡的生活背后也有他的苦涩。

他的这份苦涩就是一直没有子嗣,为此饱受街巷非议,落得一大筐的闲言碎语,直到他55岁时才得以洗刷干净。

1488年,17岁的王守仁奉父亲之命,到江西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王守仁的岳父叫诸介庵,是他父亲王华的至交好友,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

据说诸介庵会看相,王守仁小时候,诸介庵常到好友王华家串门,看到王守仁面相不凡,十分欣赏,便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王华应下了这门亲事。两家说定,待王守仁长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之时,便迎娶诸氏为妻,所以王守仁和诸氏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下的娃娃亲。

俗话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王阳明对这份婚事似乎并不在意,在结婚当天他还在思考着他的圣人之学,一个人不知不觉的竟走到野外一个道观门口,名为“铁柱宫”。

王阳明走进道观后,见一道士鹤发童颜,正端坐闭目养神,王阳明走到道士跟前攀谈起来,彼此一开口,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越聊越起劲,从哲学谈到世事,再谈到养生,不知不觉两人聊了一个通宵,聊到东方发亮,太阳都出来了,这时王阳明才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婚事。

王阳明一路狂奔回家,此时家里已经闹翻天了。大婚当日新郎官竟然不见了,诸介庵感觉自己被放鸽子,被王华给欺骗了;王华也不知自己儿子的去向,还以为出了事故,担心一整天。

待到王阳明气喘吁吁的回到家,在大家的追问下,得知他和道士畅谈一夜,大家才安下心来。但他的岳父诸介庵感觉这个女婿的作为太可气,又可笑了,但人回来毕竟是好的,婚还是要结的。

王守仁新婚之夜闹出这么一个笑话,婚后诸介庵对王守仁看的很严格,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婿,也就没有深责他。

也许正因为新婚之夜的“神秘失踪”,妻子诸氏和岳父对他的宽容,让他内心感到愧疚,所以王阳明即便婚后一直没有子嗣,但也一直没有纳妾。后有人说王阳明“惧内”,也许新婚之夜的失踪正是原因之一。

王阳明龙场悟道复出后,奔赴疆场,成为地位显赫的巡抚,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一直受人诟病,偌大的一个家业又有谁来继承?

无奈之下,王阳明44岁时,便把堂弟王守信8岁的儿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取名王正宪。王阳明夫妇对养子王正宪视如己出,很是喜爱,王阳明后来去江西平叛时,还特意嘱咐自己的弟子好生教导这个养子。

如此一来,可高兴坏了他的弟媳妇;王阳明从出生就富有才名,后来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多地巡抚;生擒宁王朱宸濠后,嘉靖帝又加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可以世袭。

如果不出意外,王阳明去世后,王正宪就会白白得到一个伯爵,对于王守信和他的媳妇来说,这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就等着坐享齐人之福了。

但事情总是那么偶然。

1525年,王阳明的发妻诸氏去世了。诸氏去世后,声名显赫的王阳明又娶了一位娇妻张氏,第二年张氏就为已经54岁的王阳明生下一个儿子。王阳明老来得子,不但洗刷了之前的流言蜚语,还后继有人了。

王阳明对这个小儿子喜欢的不得了,给他取名王正聪,希望他长大后聪明非凡;有人欢喜有人忧,王正聪的出生让之前备受宠爱的王正宪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变得非常失落;除了王正宪的失落,还有王阳明的堂弟、弟媳也非常不高兴,因为王阳明有自己的儿子了,爵位的继承就要落到王正聪头上了。

不巧的是,王正聪出生的第二年,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这一别成为永别,三年后王阳明死在回家的途中。五六十岁奔赴疆场,出征广西,对于老来得子的王阳明自然是诸多的无奈和不舍,但皇命不可违。

王阳明也感受到了王正宪和堂弟、弟媳的情绪变化,他十分担忧这对孤儿寡母在自己走后难以立足。所以在出征之前,就委托自己的得意弟子,处理家产的分割,并且照看幼子王正聪和娇妻张氏。

果不出其然,王阳明去世后,王正宪就因家产的分割和王闹了起来。又因政敌的诬陷,王阳明去世后,心学曾被一度打压,爵位被剥夺,王正聪和张氏的处境一时陷入困局。

幸亏王阳明有先见之明,提早做了安排。为此,王阳明的弟子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来处理王阳明的家事,以及帮助王正聪和张氏。后来,他的弟子把王正聪送到南京,投靠黄绾;黄绾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王正聪,并为正聪改名为王正亿,从此王阳明的遗孤算是有了安身之处。

到隆庆元年,明穆宗即位,又追封王阳明为新建侯,而且后人可世袭伯爵爵位。虽然王正宪又因袭爵的资格,和王正亿闹起来,但最终王正亿奉召袭封新建伯。

王阳明虽然已经远去。但时至今日,阳明心学仍然流传于世界各地,他的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被世人津津乐道,把阳明心学当作一门学说,深入研究学习。众多当代名人、大咖也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不菲的成绩。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

王阳明心学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初心,洒脱的胸怀,从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意义,让疲惫脆弱的内心重新获得强大的力量,在浮躁的氛围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是修身养性的良好的指导思想。

王阳明心学对个人发展,思想解放,事业、仕途的开拓进取都有着有益的启示,为此,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我们必须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一生,读懂他的阳明心学,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而了解王阳明的一生,了解他的哲学智慧方面,莫过于读他的传记,下方横条这两套书,不仅全方面的描写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一生,而且还有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的传习录,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给予了细致的讲解,使读者更容易吸收理解阳明心学的哲学智慧。现在做活动78元,不到一顿饭钱,有意的朋友,请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