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哄闹的大选再度暴露了美国两党在诸多议题上的撕裂,但阻挠中国尤其是先进技术行业的发展,可谓两党之间少有的“共识”。
但美国能如愿吗?
“中国的科技工厂将成为哈里斯或特朗普的目标,但还来得及吗?”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1月1日以此为题发文指出,尽管美国下一任总统“几乎肯定会”加大力度遏制中国崛起,但中国工业崛起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多名分析人士强调,西方需要正视的是,中国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先进制造业的学徒了,如今完全有能力与西方平等交锋,无论动用何种围堵手段,都再也无法全面阻止中国的进步。
在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后,中国的工厂已逐步走向供应链上游的高端领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警惕。《南华早报》写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精密机器设施投入运行,时尚的电动汽车和其他高端技术正源源不断地走下中国的生产线,给西方敲响了警钟,并引发了他们的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只为重塑供应链并将制造业工作带回国。
尽管如此,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几乎肯定会加大力度遏制中国的崛起——从关税政策到贸易限制等惩罚性措施,再到国内研究的激励手段,这两名候选人都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
“事情发展的方向非常明确。”经济学人智库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徐天辰说,“(中美)科技战争只会愈演愈烈,选举结果只会对战术而非战略层面造成重要影响。”
徐天辰解释道,“主要区别”在于美国是否会“利用其盟友来遏制中国——特朗普将或多或少地单独对中国及其公司采取严厉而任性行动,而哈里斯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更有针对性、协调一致的手段。”
文章称,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曾经是低成本商品的提供者,可如今站在了复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这一进步离不开产业政策和大量国家投资的支持。
“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不再是先进制造业的学徒,而是能与西方比肩的平等竞争者。”北京安邦智库分析师赵至江说。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现在完全有能力与西方同行正面交锋,工业机器人和造船业也是如此。除了技术,西方还必须应对中国可能主导这些行业全球市场份额一半甚至更多的现实。”他说。
2023年,中国下线的300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曾经被特斯拉CEO马斯克嘲笑的比亚迪已经无法被忽视。在绿色转型浪潮中,像比亚迪这样制造商正与传统车企以及新参与者并肩作战。
10月30日公布的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约为2011亿元,同比增长约24%,季度营收首次超过了特斯拉。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今年前八个月,比亚迪在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所有车型上的销量,都超过了德国老牌巨头大众汽车。
随着电动汽车出口量激增,中国去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海外汽车出口量超过491万辆。
为了遏制中国车企的势头,今年美国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提高了两倍,将关税提高到100%。但美国行业组织依然担忧,中国车企会通过墨西哥等第三国出口从而避开关税,这促使美国工业组织施压拜登政府进一步限制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除美国外,欧盟也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的流入。就在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反对,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合计一般关税后最高税率将达45.3%。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地缘政治障碍将持续数十年”赵至江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事实证明,全球一体化渐成例外,碎片化正成为国际上的主流趋势。”
文章注意到,中国正动用强大的国家资源应对美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今年前七个月,中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拨款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尽管美国在最尖端的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软件方面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更广泛的供应链优势已变得无法忽视。
根据韩国贸易投资促进局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在2022年将29万台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占全球安装量的50%以上。根据非营利研究机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3月份的另一份报告,2021年,中国制造业中机器人的使用率是美国的12倍,自动化是成了中国工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至于造船业,这是一个出了名的高门槛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度专业化,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跃居榜首。2024年前三季度造船业数据显示:1至9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18.2%、51.9%、44.3%,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这些高技术门槛领域实现快速进步,可以归功于几个因素,例如机构开放性、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私营部门),以及对独立研发的大规模投资。
“尽管美国和欧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中国的工业崛起,但这些努力已无法完全阻止中国的进步。”余翔说,“从长远来看,他们最多只可能会放慢速度。阻碍中国工业崛起的步伐最终不利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这对美国和欧洲也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也有美媒指出,美国遏制中国技术进步越来越乏力。彭博社10月30日发文称,尽管美国实施了六年多的关税、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但中国正在主导“未来行业”方面稳步取得进展。
彭博社经济部和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十年前的产业政策蓝图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该蓝图旨在使中国成为新兴技术的领导者。彭博社研究人员跟踪了13项关键技术,中国在其中五项上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在另外七项上迅速追赶。
“中国的技术崛起不会因为美国的限制措施而受到阻挠,甚至可能不会放缓。”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说。
为了应对西方设置的重重障碍,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建立新的国际供应链,进入以前未开发的市场。
但赵至江提醒,考虑到大多数尖端技术贸易受制于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变化,区域扩张可能比全球推广更可行。
他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敏锐捕捉到地缘政治风险,市场可能需要采取更谨慎的态度。”他补充道,随着企业适应新的全球动态,更多的中低端技术可能会被带到国外。
“中国仍然可以通过精密制造在小众市场脱颖而出。”赵至江称,“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和“近邻生产”(close-in production)概念将重塑供应链,这样供应链将变得更短、更具区域性和选择性,在某些行业,哪怕不是全球范围,中国也能在区域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同比增长6.0%,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9.1%。
文章认为,随着企业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这是中国向“友岸外包”迈进的一个例子。
徐天辰说:“由于中国产品种类繁多、成本效益高、产业政策有效、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中国仍将是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他补充道,中国企业在全球扩张和加大投资,将导致东道国对中国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的需求增加,尽管未来供应链可能不会在中国实际设立,但仍将由中国企业控制。
“供应链应当成为‘共赢链’、‘合作链’。”中方曾强调,中国愿同各方分享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合作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和各类要素加速聚集的创新机遇,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