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晃: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破解养老难题

  • 科技
  • 2024-11-10 13:47:02
  • 8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张必闻 通讯员 彭宏高 怀化报道

新晃: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破解养老难题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养老方式,时下,“医养结合”成为“养老界”的热门词。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近几年,在湘黔交界的老、少、边山区,新晃侗族自治县的银发族们,也赶了一回潮流,感受到了“医养结合”模式带来的方便快捷。

新晃县唯一一家医养服务中心设立在新晃县中医医院,有130余名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其中不乏贵州和周边县市慕名而来的。4年前中心成立之初,这一数字只有8名,大部分人并不理解医养结合的理念。

是什么秘诀让偏远山区的老年人们愿意接受“养老新潮流”?又是什么秘诀让一个农业小县城的医院突破了发展瓶颈?这要从新晃县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出医养结合的“新晃样板”说起。

2020年9月,在一片喜庆氛围中,新晃县中医医院从中山路82号搬迁至晃山西路8号,环境好了,设施新了,地界也更宽敞了。

但与喜悦相伴而来的,还有无形的忧虑和压力。和全国大多数农业县市的医院一样,新晃县中医医院也面临着重重生存困境。

从外部环境看,全县常住人口仅21万余人,人口逐年外流,生育率持续走低;从内部环境看,住院人数逐年下降,背后既有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运营模式的影响,也有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及社会整体健康水平提升等多重原因。

迷茫中,一项数据的逆势增长成为击破迷雾的光,那就是60岁以上老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32%。这意味着,新晃县与全国一道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

前进的道路似乎有了方向,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新晃县中医医院工会主席龙新斌介绍说:“一方面是医院不能养老,老年人的慢性病长期‘压床’,加剧了医院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是养老院不能就医,内设医疗机构需要备案走流程。”

在新晃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金国华看来,想要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痛点”和“堵点”,就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破解 “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窘境,实现“医”和“养”的无缝对接,打造集养老服务、医疗护理、休闲生活于一体的“颐养乐园”。

虽然国家层面倡导医养结合,但到了县级层面,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民政部门和卫健部门职能职责交叉的问题。

为此,新晃县委、县政府将 “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工作纳入政府改善民生实事项目,新晃县中医医院医养服务中心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

记者走进新晃县中医医院内科楼,3、6、7、8层便是医养服务中心的区域。

新晃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姚敦沅介绍说:“医院刚搬迁时床位住不满,于是干脆把内科楼的一部分改造成了医养服务中心,加大闲置资源的利用。”

据统计,2020年新晃县中医医院床位平均使用率55%,总收入0.72亿元;2023年医院床位平均使用率达90%、总收入1.12亿元,被评为“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成功创建湖南省唯一一家县级“安宁疗护示范病房”。

“黄精坳,枸杞冲,枇杷洞”和医院里的病房不同,医养服务中心里的房间是以中药材加湖湘特色的地域符号命名的,“这种具有方言和农业特色的名称便于老人家记忆,也更有家的感觉。”新晃县中医医院医养服务中心主任杨惠说。

每个房间都有中医药特色的名字。

这种家的气息,在医养服务中心格外浓郁。走进名叫黄精坳的房间,午后的秋日暖阳洒进窗来,整个房间宽敞明净,两张床铺摆在中央,床头分别配有紧急呼救系统,卫生间里提供24小时不间断热水,除了房间顶部的中央空调,墙上还有集中供暖设施。

“老人家怕冷,我们特意配置了两套供暖设施。”杨惠说,“为了保障老人家生活的安全性和易达性,我们还配置了无障碍通道、扶手、防滑地面等。”

温馨的环境、便捷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在银发族间口口相传,入住医养服务中心的老人越来越多。

4年来,医养服务中心经历了3次扩展。目前,面积达6200平方米,有居住房间60间、开设床位148张。另设有文娱康体活动室、营养配餐间、康复室、中医外治室等。

在医养服务中心,“及时”是医护人员、老人和家属口中的高频词。

文芳辉今年82岁,她和老伴一起住在医养服务中心两年了。医护人员不仅是亲人一般的存在,更是老伴的“救命天使”。

文芳辉的老伴常年疾病缠身,没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普通看护员根本无法照料。有一次,老伴突然摔倒了,文芳辉因为胳膊常年疼痛无法扶起他,工作繁忙的子女更不可能及时赶到现场。幸好医护人员及时出现,查看情况后,立即将老伴送往住院部,为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文芳辉坦诚地说,“人到了这把岁数求一个安全感。三五秒可能就是生死之交,医护人员的陪伴让我们感觉很安心。”这种家属无法替代的安全感,也吸引了文芳辉的亲家。两家老人都居住在医养服务中心,平时一起聊天,喝茶,做手工,安享幸福晚年。

和普通的养老院不同,医养服务中心有专职医生和护士,设有三级医师查房、护士和护工24小时值班等制度,带来的主要便利之一就是及时。

“和护工相比,专职医护处理病情更加专业和快速,如果老人需要住院,专职医护也更容易和其他科室的医生沟通,为制定治疗方案节省了很多时间。”杨惠说。

医养服务中心依托医院的心内、神内、肿瘤等多学科团队建设,设立了重症监护病房,提高危急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大大缩短突然发病的抢救时间。

除了专职医生和护士外,医养服务中心还有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工、老年能力评估师、健康管理师、医养照护师等,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文芳辉身上的故事,在医养服务中心屡见不鲜。自2020年医养服务中心运营以来,危重抢救100余人次,平均响应时间6分钟。今年前8个月,抢救脑梗9例、心梗5例,全部脱离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医养服务中心老年人转住院率从2020年的29%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14.6%,带动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整体降低1.5天,节约了医疗资源和医保支出,减轻了家庭医疗支出负担,同时减少了医院内部感染概率。

失能风险是老年人除疾病风险外的另一项重要风险,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形成了庞大的照护需求。

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数据显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8.3%。而在新晃县,这个数字约为6000余人。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护理失能、半失能老人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更需要足够的精力、体力和耐心。医养服务中心立足公立机构性质,坚持普惠、公益和优质服务的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减轻家庭护理和经济负担。

“我们会将自理、半失能、失能老人分区管理,实现管理的精准精细化。”姚敦沅介绍道:“目前,住进这里的主要是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每个月费用大约在三千至四千元之间。大部分非公立养老院接收这类老人时,会收取较昂贵的费用,超出大多数家庭的承担能力。还有一部分养老院,不具备接收半失能、失能老人的能力。”

黄玉玲的母亲住进医养服务中心已经三年了,从饮食到起居,从清洁卫生到排泄,再到体位转移,一项项细致入微的照料让黄玉玲放了心。“我平时工作忙,把母亲送到这里是为了她的健康着想,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工作人员会及时电话通知。”

据了解,医养服务中心建立了绿色通道的,能让老人们在医养服务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转入转出无缝衔接,护工全程跟踪护理,家属仅需事后签字确认。这份专业与贴心,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得到了缓解,也让子女们有更多精力抚育后代。

要营造幸福感,就不仅要让老人家住得进,住得起,还要住得好。

医养服务中心探索构建老年人群的全程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通过香薰、针灸、足部按摩、中药泡脚等多种方式进行慢病预防和治疗。

在侗医药特色治疗区,蜂疗、竹筒药罐、脐灸、火龙罐等一应俱全,龙奶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发作就下肢肿胀疼痛。医生正在为她实施蜂疗疗法,通过蜂针刺扎穴位,达到抗炎止痛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老人入住医养服务中心,贵州和周边县市也纷纷前来考察学习。2023年,医养服务中心总收入492万元,总支出455万元。

新晃县凭借这项独自探索出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实现了新晃县中医医院的自力更生,维持了良性运营,形成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破解县城养老难题蹚出了一条新路。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