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外籍弃婴被广东夫妇收养,白手起家成知名富豪,用一生来报答中国

  • 科技
  • 2024-11-09 20:34:02
  • 6

如果提到“一个没有任何中国血统的中国人”,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一位科学家的名字,他就是李忆祖。而在幼年时期与李忆祖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熊德龙。熊德龙原本也是一名外籍弃婴,一出生就被他的亲生父母遗弃到了印尼地区的孤儿院,并在缘分的牵引下,为旅居在印尼地区的广东夫妇所收养,有了感受家庭亲情和顺利长大成人的机会。

外籍弃婴被广东夫妇收养,白手起家成知名富豪,用一生来报答中国

1947年,熊德龙出生于印尼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生母是一位印尼女性,生父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荷兰人。后者在熊德龙即将出生的时候,下定决心抛妻弃子,返回到了荷兰,而熊德龙的生母在生下他后,也因为无力独自抚养而选择将他丢弃在孤儿院的门口。就这样,兼有荷兰、印尼血统的熊德龙成为了一名弃婴,并因为孤儿院工作人员的及时发现,在带进了孤儿院生活。

而同一时间,家境贫寒的广东夫妇熊如淡和黄凤娇也因为出国打工的需要,正在印尼地区旅居。他们来自中国梅州,是相当热情且通情达理的客家人,也因此,尽管他们没有接受或很少接受正规教育,也懂得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因为光明磊落、乐善好施,不管是身处国内还是在印尼地区,都能受到身边人的欢迎和尊敬。

但因为自己没有生下孩子的缘故,熊氏夫妇在先后收养三名印尼女婴之后,决定要到孤儿院再收养一名男婴。而这个时候,尚未满一岁的熊德龙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向来富有同情心的熊氏夫妇在听孤儿院的工作人员讲述完熊德龙被父母遗弃在孤儿院门口的经历后,对这个年幼的婴儿产生了不尽的怜惜。不忍心看他在孤儿院艰难长大的他们,最终决定收养了他,并把他带回到自己家中尽心抚养。

那个时候,熊氏夫妇一家的生活状况甚至称不上良好,而熊德龙的到来,更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就如此前将三名印尼女婴当成自己的女儿细心照顾一样,熊氏夫妇也将熊德龙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并没有将他视作累赘,反而对他赋予了很大的耐心和期待。

从熊氏夫妇为他取名为“熊德龙”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熊氏夫妇将很多深情厚望都倾注在了熊德龙身上,希望能够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培育和造就他,使他成为一条光宗耀祖的腾飞之龙。

而也是因为这样的期待,养母黄凤娇每每在工作闲暇之余,总会耐心地给熊德龙讲述中国的故事,讲述她在中国的成长经历,还给他介绍梅州的风土人情,老家各位亲人的相处模式,并教导他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时候,黄凤娇还会给他吟唱悦耳的客家山歌,给他解释《增广贤文》里忠孝节义的含义,让熊德龙得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

尽管被熊氏夫妇收养后,熊德龙没能享受物质上的富足,却也能在他们的精心照顾和影响下,得到精神上的富足。

在年幼的熊德龙的印象里,养母黄凤娇最喜欢的东西,就是被她深深藏进了箱子里的一只手镯。当一家人生活艰难甚至到了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她为了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寄钱,还是翻箱倒柜拿出手镯,带着他来到了当铺,把手镯换成了现钱,又漂洋过海寄回了老家。

那个时候的熊德龙年仅八九岁,面对母亲恋恋不舍的样子,也发自内心地感到难受和疑惑。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母亲还坚持着要给中国老家的家人寄钱,甚至不惜卖掉自己最为珍视的手镯。

他藏不住自己的心思,很快就将这个疑惑说了出来,黄凤娇没有因此训斥他,而是耐心地跟他剖析了自己这么做的道理。

多年后,熊德龙还一直记得黄凤娇说得那么一番话,她说,“孩子,咱们就算再穷再苦,也不能忘家忘本啊。”而正是这句话,对熊德龙的一生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一心希望闯出自己的事业,将来能够报答收养他的养父母,以及他们心心念念记挂着的老家和祖国。

尽管家境艰难,但在熊氏夫妇的一力托举下,熊德龙还是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当长大16岁的时候,他就萌生了尽可能减轻父母身上负担的想法,因此主动提出离开学校,转而开始到社会上打拼。

这个时候的熊德龙还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孩子,尽管已经接受过几年的教育,但仍对社会的真实一面缺乏足够的了解,于打工和经商上也经验不足。在步入社会的头几年里,他甚至可以说是摸爬滚打,艰难求存。

但因为自小看着父母为了家庭生计而早出晚归,熊德龙在决定工作之前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心理准备,尽管过程十分艰难,他也从来都没有叫苦喊冤,而是选择咬牙坚持了下来。

坚持随着积累逐渐产生了好的效果,熊德龙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学会了不少的技能,并因此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总是以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为追求。

就这样,在其自身努力和养父母的帮助下,熊德龙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小海绵厂,从打工者的身份转变为了企业老板,开始了他的经商之旅。

在养父母多年的教育下,熊德龙深知人品、信誉的重要性,也非常懂得真诚待人,与人做友好的沟通,而这些在他经商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商品质量佳、服务态度好,熊德龙很快就获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迎来了事业的迅速发展。

而在今后的几十年里,熊德龙也没有满足于现下的成绩,而是锐意进取,努力挖掘商机,不断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大到金融、房地产、国际商贸等诸多领域,产业更是遍布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国。

可以说,几十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的熊德龙出乎意料地闯出了名头,甚至成为了知名的富豪。

但熊德龙深知,养父母对他的期待并非是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而更多关注的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在取得巨大财富之后,熊德龙很快就来到养父母的家乡——梅州,为当地陆续捐建了6座大桥,促成梅州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他还多次出资供中国2000多名中层干部出国考察培训,使他们得以拓宽在金融、经济等领域的知识面,更好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熊德龙还在中国贵州,云南,吉林等地区捐建了多所希望小学,助力中国教育的发展。

从被广东熊氏夫妇收养的那刻起,熊德龙有了感受父母亲情的机会,而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与养育下,熊德龙也学会了感恩,在事业有成之后,给予他们与中国诸多的回馈。

随机文章